1948年9月,解放战争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刻,共产党胜局已定。毛主席一鼓作气,随即下令发动辽沈、淮海、平津战役配资APP排名,将国民党大部队一举歼灭。
国民党残军一路南下,在南京落脚。
就在毛主席准备发动渡江战役,将国民党剩余力量一扫而光,解放南京时,却收到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
斯大林
的电报。
在电报中,斯大林明确表示不希望毛主席继续南下,而是可以和国民党“划江而治”,各自成立政府。并且说道,如果共产党继续南下,可能会让美国加入到这场战争,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。
面对斯大林的来电,毛主席思考良久。斯大林的建议不置可否,但如果不继续南下,中国就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解放,这让毛主席进退两难。
展开剩余91%毛主席做出了什么抉择?结果又怎么样了呢?
斯大林三次致电毛主席
其实,这次已经不是斯大林第一次发电报督促毛主席不要再进行内战。
早在1945年8月22日,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,斯大林就曾给毛主席发来电报。
斯大林在电报中写到: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即将胜利,但之后中国不能再有内战了,这样会让你们的民族走向灭亡。
这封看似关心中国人民的电报,其实里面大有玄机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,反法西斯同盟国苏联、美国、英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。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大战结束后,德日意三国的处置问题,以及欧洲的战后重组问题。
虽然当时的中国也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,但因为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,实力弱小,英苏美三国就把中国排除在外,甚至还想从中国分一杯羹。
雅尔塔会议中明确指出,德国投降后,苏英美三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,德国的赔偿金50%归苏联所有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企图趁中国没有还在抗日战争中没有能力应对外敌,从而对中国进行瓜分。
1945年2月11日,英苏美三国秘密签订《三国对于远东问题的协定》,即《雅尔塔协定》。其中明确表示,外蒙古维持现状;库页岛南部以及临近的一切岛屿交给苏联;
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;苏联租用中国的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;美国可以在中国南部地区驻军等。
这些条款对于中国来说极其的不友好,但为什么英苏美三国会有如此想法并且敢于付诸行动?
原因就是这三个国家抓住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和,企图利用两党纷争来争取自己在中国的最大利益。
蒋介石一心想消灭共产党,面对美国的援军和物资帮助,他当然拒绝不了这个诱惑。
在美国的督促下,1945年8月14日,苏联和国民党政府正式签约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。
这个条约规定:中国和苏联共同管理长春铁路,苏联军队可以在旅顺、大连驻扎军队,有效期三十年。
同时,苏联还表示中国只有一个国民政府,共产党应该加入国民党。
所以,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,斯大林给毛主席发去的电报,阻止中国内战,不是为了中国百姓的安危、民族的存亡,而是想要让中国沦为他们的殖民地。
他知道,一旦解放军南下,中国将会全面解放,到时候再想从中国得到好处就会难上加难。
抗日战争结束后,在美国的怂恿下,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“商讨国事”。实际上就是想让毛主席放弃打内战的想法。
而这时,斯大林第二次发来电报,电报上的内容大致就是:你应该接受蒋介石的邀请,在苏联的压制下,美国不敢资助蒋介石引起内战。
到底去不去?
毛主席知道,这不过是蒋介石的一场鸿门宴而已,而斯大林的目的动机不纯,根本就没有考虑中国百姓的未来。
1945年8月,毛泽东应邀前往重庆谈判,随行的有周恩来,王若飞等。
毛主席为了战争早些结束,为了中国的和平,为了老百姓的未来,前去参加了这次鸿门宴。
在这次重庆谈判中,共产党做出来了很大让步,能满足的要求尽量满足,但是国民党还是不满足,一定要独裁专制。
国民党的底气从哪来?
首先,当时国民党的正规军有430万人,而共产党的整编部队只有127万人。因为有美国的支持,国民党的武器都十分先进,坦克大炮都是从美国进口;而当时共产党的武器就是小米加步枪。
不仅如此,在国共谈判期间,美国就派飞机将国民党的军队直接拉到抗战前线,如果国共两党的谈判破裂,他们就可以抢占先机。
1946年6月,国共两党因为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归属问题未能达成共识,从而导致谈判破裂,内战正式爆发。
第二次内战爆发之后,国民党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美国的支持迅速占领各个重要城市。而共产党则通过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策略与国民党周旋。
武器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民心。得民心者得天下,共产党一心想要解放全中国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因而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。
在毛主席的领导下,共产党先后解放了华东、华北地区,国民党元气大伤。1948年9月,毛主席一鼓作气发动了三大战役,打的蒋介石节节败退。
就在这时,蒋介石求助美国总统
杜鲁门
,希望他出兵相救。但杜鲁门明白,此刻的蒋介石已经没有办法再挽回大局了。
1949年1月底,三大战役结束,此时的国民党大军几乎被全部歼灭,蒋介石带领剩余的零散队伍退到了南京。
虽然国民党大势已去,但苏联和美国并不想让共产党统一中国,这样他们想要殖民中国的美梦就会破裂。
为了阻挡中国统一的步伐,美国搬出了
李宗仁
,让他提出“划江而治”的方针。
而斯大林则第三次给毛主席发去了电报。电报内容就如文章开头所写,他担心如果美国给国民党支援兵队,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。
此时的毛主席明白,“划江而治”不是李宗仁这个国民党代总统能够想出来的,其背后一定是美国在撑腰。而斯大林说的也有道理。
这一次又到了毛主席抉择的时刻,为了不想让美国参与国共内战,毛泽东决定再给蒋介石一次机会。
1949年4月1日,国民党代表团来到北平,国共两党的代表人分别为张治中和
周恩来
。
这次谈判共产党方面依旧做出了很大让步,但国民党代表团依旧拒绝在《国内和平协定》上签字。4月20日,毛主席直接一声令下,百万雄兵过长江,渡江战役正式打响。
渡江战役历时42天,解放了南京、上海,以及浙江部分地区,为解放华东全境创造了重要条件。
抓住机会,越过长江
为何毛主席敢发动渡江战役?难道就不怕美国给国民党支援军队?
毛主席之所以敢发动渡江战役,原因就在于他抓住了一个重要机会,那就是
柏林危机
。
二战之后,根据苏联,美国,英国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协议,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。
然而,
马歇尔计划
发布后,美国想要加大对欧洲的攻势,他不顾苏联的反对,拉上英国,法国、荷兰、比利时和卢森堡,在伦敦举行六国会议。
1947年,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,与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政治、军事方面的斗争。
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在政治,经济上控制欧洲,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。
1948年6月,苏联封锁了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,第一次柏林危机正式爆发。美苏几十万大军齐聚柏林,战争一触即发。
这场危机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,直到1949年5月危机才结束。
毛主席抓住这个机会,料定美国和苏联在这个时候分身乏术,抽调不出兵力对蒋介石进行援助,便直接下令发动渡江战役。
等到美国缓过来神,国民党已经溃不成军,宣告失败。
毛主席的这个决定险之又险,利用国外的争端,取得国内的胜利。
不得不说,毛主席的谋略和远见,让中国在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而有力量。
斯大林见国共两党分庭抗礼的政策行不通,自己在中国驻兵的愿望也灰飞烟灭,便放弃了让共产党“划江而治”的想法。
南京解放后,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往广州,苏联驻国民党政府大使馆也随之迁往广州。
见国民党大势已去,苏联也慢慢改变了对中方针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各个方面百废待兴。中国想要壮大自己,首先就想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。
1949年12月,恰逢斯大林70岁生日,毛主席带了很多中国的特产前往苏联给他庆生,顺便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等问题。
令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,这次出访却受到了斯大林的冷待。
12月16日,毛主席和代表团到达莫斯科,斯大林让人把他们安排到郊外的一栋别墅里,自己却不出来见毛主席一面。
十几天过去了,斯大林还是不出现,毛主席彻底恼火,对苏联方面的人员说道:“你们让我们在这十多天了,什么也不做,这时干什么!”
斯大林知道后,这才来到郊区,面见毛主席并向他道歉。
这次会面,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,中、苏两国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,标志着中、苏两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友谊。
毛主席后来说道:“和斯大林谈判,就像从虎口里拿肉,虽然不好拿,但还是能拿出来的。”
对于斯大林,毛主席是三分敬畏,七分气愤。敬他能领导全党和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,为社会主义做出的贡献;气他不以大局为重,不能识大体。
在共产国际时代苏联帮助了中国,斯大林时代,他也做了不少对中国不利的事情。
毛主席曾经说过:想要中国强起来的只有中国人民,中国要想强起来也必须要靠中国人民。
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配资APP排名,希望中国更加繁荣富强。
发布于:天津市